“二阳之病发心脾”小识 河间金栋

2010-11-09 23:11 楼主
“二阳之病发心脾”小识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1.经文:

《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
王冰次注云:“二阳,谓阳明大肠及胃之脉也。隐曲,谓隐蔽委曲之事也。夫肠胃发病,心脾受之,心受之则血不流,脾受之则味不化,血不流故女子不月,味不化则男子少精,是以隐蔽委曲之事,不能为也。”

王冰注文中有二处不妥,⑴“发心脾”,后世亦多尊王注;⑵“隐曲”,后世亦多争议。兹就“发心脾”辨疑如下。首先请看历代注家所释。

2.“二阳之病发心脾”之汇释: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夫二阳者,足阳明胃经也,为仓廪之官,主纳水谷,而乃不能纳受者,何也?此病由心脾所发耳。”
吴昆《素问吴注》:“二阳,谓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也。二阳之病发于他者多矣,此则自其发于心脾者言之。”
张介宾《类经十三卷•疾病类六》注:“二阳,阳明也,谓胃与大肠二经。然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故此节所言则独重在胃耳。盖胃与心,母子也,人之情欲本以伤心,母伤则害及其子。胃与脾,表里也,人之劳倦本以伤脾,藏伤则病连于府。故凡内而伤精,外而伤形,皆能病及于胃,此二阳之病,所以发于心脾也。”
张志聪《素问集注》:“二阳者,足阳明胃经也。夫人之精血由胃腑水谷之所资生,脾主为胃行气精液者也。二阳病则中焦之汁竭,无以奉心神而化赤,则血虚矣。水谷之精,脾无转输于五脏,则肾无所藏而精虚矣。……此病本于二阳而发于心脾也。”
高士宗《素问直解》:“二阳,阳明胃土也。土籍火生,胃由脾运,今病心脾,是火不能生土,脾不能运胃也。”
黄元御《素闻悬解》:“二阳,阳明也。阳明以燥金主令,胃土从燥金化气,二阳之病,阳旺土燥,子母相传,则发于心,表里相传,则发于脾。”
丹波元简《素问识》:“简按:王履云:‘肠胃有病,心脾受之,发心脾,犹言延及于心脾也。’滑云:‘青田老人谓心脾,当作肺脾。下文,风消者脾病,息贲者肺病,深为有理。’今详经文,张注为是。”

以上明清注家及丹波氏皆尊王注而训,因未见《太素》,故皆作“心脾”。后于1820年代《太素》在日本被发现后,日本学者广泛引证《太素》而校释《素问》。
如森立之《素问考注》云:“案:《太素》作‘心痹’,宜从。”并予以考证,说道:“盖‘脾’亦‘痹’字;古‘麻痹’、‘痹闭’字,或假用‘脾’,与‘脾胃’字其源不同,犹越脾汤,《外台》一云‘起脾汤’。《外台》引《甲乙》‘太渊主脾逆。’《医心方》引《黄帝明堂经》作‘痹逆’之例。”认为“脾”与“痹”古通假。
伊泽赏轩《素问释义》亦云:“《太素》‘脾’作‘痹’似是。”

目前国内学者或教科书多依《太素》作“心痹”,如高校教参第二版《内经》云:“心脾,《太素•卷三•阴阳杂说》作‘心痹’,可从。盖‘脾’、‘痹’音近,形似而误。”

傅景华主编《黄帝内经素问译注》:“心脾,《太素》卷三《阴阳杂说》作‘心痹’。古‘痹’或假用‘脾’。”
周海平等主编《黄帝内经大词典》:“心脾,病证名词。‘脾’为‘痹’之音转。心血痹阻不通之病。”
但亦有未从《太素》者,如《黄帝内经素问校释》:“二阳之病发心脾,即胃病多发于心、脾的意思。”

3.小识:

金栋按:心脾,《太素•卷三•阴阳杂说》作“心痹”。杨注云:“二阳者,阳明也。阳明,谓手阳明大肠脉也、足阳明脉也。阳明所发,心痹等病也。”心痹为是。
痹与髀音同。髀,古作脾,是古今字。脾与痹音同,古通假,非“音近、形似而误”。

罗石标《说医解字》:“按:髀,古作脾。《庄子•在宥》:‘鸿蒙方将拊脾雀跃而游。’《释文》:‘脾,本又作髀。’……先秦古籍中出现的髀字为后人所改。如《仪礼•士丧礼》:‘戴两髀于两端。’郑玄注:‘古文髀作脾。’《仪礼•少牢馈食礼》:‘髀不升。’郑玄注:‘古文髀皆作脾。’《庄子•人间世》:‘两髀为胁。’《释文》:‘髀,本又作脾,同,音陛。’医经中出现的髀字亦为后人所改。《灵枢•经脉》:‘髀不可以曲。’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作‘脾不可以运。’《太素•卷十五•五藏脉诊》:‘髀胻大跛易。’杨上善注:‘脾胻大跛,左右二脚更病,故为易也。’从杨注可知经文‘髀’本作‘脾’。……《说文•肉部》:‘脾,土脏也。’段玉裁注:‘按古文以脾为髀字。’‘脾’的本义是脾脏,假借为股外,后来写作脾。……脾、髀古音皆属并母支部。”脾,《集韵》作“部礼切”;髀《广韵》作“傍礼切”。二者音同bi闭,《集韵•荠韵》:“髀,股也。或作脾。”脾与痹音同,古通假,非“音近、形似而误”。

胡天雄《素问补识》云:“脾,是痹的古文通假字,心脾即是心痹。二阳之病发心痹,和下文‘三阳为病发寒热’、‘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都是说的病证,不是说病机。《太素》作‘心痹’可证。‘痹’写作‘脾’,好比《灵•经脉篇》足太阳是动病‘髀不可以曲’,马王堆汉墓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作‘脾不可以曲’一样,后世把‘脾’作本义字理解,又把它与归脾汤的制方意义和临床效应联系起来,实在是一种误会。王注‘肠胃发病,心脾受之’,是产生于对脾字的理解错误。张注反其意,谓二阳之病发于心脾,则更误,因为按此例推之,则下文当释为三阳之病发于寒热,一阳之病发于少气咳泄了,多纪氏谓‘张注为是’,不足为据。”

心痹者何病?

心痹者,心下之痹也。心下,胃脘、阳明胃腑也;痹者,疼痛也。“二阳之病发心痹”,即胃脘疼痛也。《素问•四时刺逆从论》:“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王冰次注云:“胃有余则上归心,不足则心下痹,故为是。”正谓此。

《内经》之心,或时指心下胃脘之处。本篇下文云:“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腹中论》:“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阴阳类论》:“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孔窍堤,四肢别离。”《六元正纪大论》:“凡此少阴司天之政……寒厥入胃,心痛,腰痛,腹大,嗌干肿上。”《至真要大论》:“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饮食不下。”《新校正》云:“按《甲乙经》‘胃病者,腹(月真)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食饮不下。’”《灵枢•厥病》:“肠中有虫瘕及蛟蚘……心肠痛,憹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胃病者,腹(月真)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食饮不下。”

上述经文之诸“心”者,皆指心下胃脘也,俗称“心口、心口窝”。脘,《说文•肉部》:“胃府也。”《正字通•肉部》:“胃之受水谷者曰脘。”心腹满,即脘腹胀满。心脘,即胃脘。心痛,即胃脘疼痛。心肠痛,即脘腹疼痛。

心痹者见于《内经》中共5处,《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素问•五藏生成篇》:“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灵枢•官针》:“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此等心痹者等,皆心脏之病痹也。而“二阳之病发心痹”、“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者等,则胃府之病痹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08-04 09:45 2楼
此篇甚妙,力排众议,独具慧眼,追王念孙《读书杂志》之力,服焉。
2014-08-04 14:05 3楼
有道理,学习了。在临床上也是得以证明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其他宝贵知识。
2014-08-19 17:15 4楼
支持一下,感谢分享
2014-08-20 00:18 5楼
本帖最后由 第十三刀 于 2014-8-20 00:27 编辑

呵呵
⬅ “冬不按跷”辨疑 河间金栋 老茶馆 “凝于脉者为泣”小识 河间金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