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于脉者为泣”小识 河间金栋

2010-11-09 23:18 楼主
“凝于脉者为泣”小识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1.经文:
《五藏生成篇》:“血……凝于脉者为泣。”王注次注:“泣,谓血行不利。”泣无此义,后世注家多以“涩”为校释,妥否?请看历代注家所释。

2.汇释:

杨上善《太素•卷十七•证候之一》杨注:“血寒凝聚……积脉血涩。”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血凝于脉,当涩滞不通。”

吴昆《素问吴注》:“泣,涩同,血涩不利也。”

张介宾《类经八卷•经络类二十一》注:“风寒外袭,血凝于脉,则脉道泣滞而为病矣。泣,涩同。”

张志聪《素问集注》:“凝于络脉则涩,涩而不能流行矣。”

高士宗《素问直解》注:“内凝于经脉则为濇。濇,濇滞不通也。”

黄元御《素问悬解》注:“泣与涩通。”

俞樾《内经辨言》:“樾谨按:字书‘泣’字并无此义。泣疑沍字之误。《玉篇•水部》:‘沍,胡放切,闭塞也。’沍字右旁之互,误而为立,因改为立而成泣字矣。上文云:‘是故多食盐,则脉凝泣而变色。’泣亦沍字之误,王氏不注于前而注于后,或其作注时此文沍字犹未误,故以血行不利说之,正沍字之义也。《汤液醪醴论》:‘荣泣卫除’、《八正神明论》:‘人血凝泣’,泣字并当作沍。”

丹波元简《素问识》:“[凝泣] 熊音:‘上,兼陵反,结也。下,音涩,不滑也。’马云:‘泣,涩同。’吴同。杨慎《外集》云:‘《素问》:脉泣则血虚。又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又云: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泣音义与涩同。’按:《说文》:‘沴,音丽水不利也。’沴与泪同。泣,亦水不利也。泣与涩同,亦可互证。”
森立之《素问考注》:“《灵•痈疽篇》音释:‘泣,音涩。’案:泣与涩、濇古音相同,非假泣为涩也。本篇后文‘凝于脉者为泣。’王注‘泣,谓血不利。’《八正神明论》:‘人血凝泣而卫气沉。’王注:‘泣,谓如水中居雪也。’《调经论》:‘寒则泣而不能流。’王注:‘泣,谓如雪在水中,凝住而不行去也。’又《至真要大论》:‘短而濇。’王注:‘往来不利,是谓濇也。’《说文》:‘涩,不滑也。’又:‘濇,不滑也。’盖泣之为言住也,与涩、濇同音同义,其义在音而不在字也。第十四‘荣泣’,《太素》作‘营涩。’盖‘涩’俗作泣,与泣涕之泣字源自别。”

《黄帝内经素问校释》:“俞氏之见,足资参考。”

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泣,③通涩。血凝于脉而不畅通。”

罗石标《说医解字》:“泣(qi)读涩(se)。泣,凝滞。……泣同涩。”

高校教参《内经》:“泣同涩,这里指血行涩滞不利。”

周海平等《黄帝内经大词典》:“动词,为‘涩’之音转。阻滞。”

傅景华主编《黄帝内经素问译注》:“凝泣:泣,通‘立’。《老子•第三十一章》:‘以哀悲泣之。’汉帛书甲本、乙本‘泣’作‘立’。《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公出背而泣。’《群书治要》引作‘公出屏而立。’‘立’的造字取象于人站地上不动。此外,‘泣’通‘汲’。故杨上善注:‘泣,音澀’,乃以音易字之例,后却多以‘泣’为‘涩’。‘泣’为溪纽字,‘涩’为山纽字,二字声纽相隔甚远。今传本《灵枢》多改作‘澀’。《甲乙经》或改作‘濇’。又俞樾疑‘冱’之误。‘冱’有冻结、凝聚、闭塞义。凝泣,涩滞不行。”

范登脉《黄帝内经素问校补》:“《五藏生成论第十》有‘凝于脉者为泣’(28B10)文,《内经词典》释云:‘(泣),通涩。’此说盖误读《太素》杨注所致。《太素》卷二十四《天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也。’杨注:‘泣,音涩。’脉按:‘泣’为溪母字,‘涩’为精母字,二字声母相隔甚远,无由相通。盖杨氏以为‘凝泣’之‘泣’不可解,此当作‘涩’,乃以注音方式表误字之例,非谓‘泣’竟有‘涩’音而通‘涩’。”从俗字形体变化角度详加考证后认为:“‘泣’当校作‘冱’……‘冱’有冻结、凝聚、闭塞义,与‘凝’同义复用为‘凝冱’古籍经见……关于寒邪的致病特点,《中医学基础》提出了三点:第一、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第二、寒性凝滞;第三、寒性收引。但是,根据《素问》原文,‘寒性凝滞’这一表述,其实是不准确的。究其原因,是因为后人误解‘凝泣’之‘泣’为‘涩’造成的。”并说道:“俞樾谓‘泣疑沍字之误’,我们认为是可信的。”

根据以上注释,泣之义有二:⑴音义同涩、濇;⑵当为沍、冱,形似手写极易致讹。何者为是?

3.小识:

金栋按: 泣,音气qi,《说文•水部》:“无声出涕曰泣。”《广雅•释言》:“泪也。”此乃本义,与经文“凝于脉者为泣”不相吻合,森立之云“与泣涕之泣字源自别”是也。

《说文》无涩字,有“歰”字,《说文•止部》:“歰,不滑也。”歰,即涩字。《说文解字诂林•续编》:“《说文》无‘涩’字,《止部》:‘歰,不滑也。从四止,色立切。’即‘涩’字。”濇,《说文•水部》:“不滑也。”

涩、濇,不滑也、涩滞不畅之义,泣音义同涩、濇,此乃多数学者所持之见解。然泣之与歰、涩、濇,无论是字形、还是古音,皆相去甚远,既非通假,亦非形似,故此说欠妥。

泣,当为沍(冱)。范登脉《素问校补》疏证甚详,认为“因为俗书书写变易,‘互’字就这样讹变为‘立’字了”,沍、冱→泣,当从之为是。《庄子•齐物论》:“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陆德明《释文》:“沍,向云:冻也。”沍有冻结之义。《管子•内业》:“大摄,骨枯而血沍。”尹知章注:“血沍,谓血消减而凝冱。”沍有凝聚之义。《玉篇•水部》:“沍,闭塞也。”沍有闭塞之义。冱同沍。《广韵•暮韵》:“冱,寒凝。”《古今韵会举要•遇韵》:“冱,与沍同。”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2-11 18:31 2楼
《素问.调经论》岐伯对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也。
当作涩滞不通讲,看内经需前后对照
2012-02-12 10:38 3楼
根据以上注释,泣之义有二:⑴音义同涩、濇;⑵当为沍、冱,形似手写极易致讹。何者为是?

两个解释都通呀,有什么大区别吗?
⬅ “二阳之病发心脾”小识 河间金栋 老茶馆 “搏而勿浮(沉)”辨疑 河间金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