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瘦燕针灸医案(四)

2010-11-29 23:32 楼主
16.陆瘦燕针灸医案·肺脾肾俱虚遗尿篇

王某某 男 14岁
夜间熟睡梦如厕,未有无遗之夜,症情已阅十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恶与他辈同嬉,面色苍白,形体消瘦,纳谷不香,舌淡苔白,脉象细弱,系由脾肾二虚,固摄无权,当以补肾健脾,培本缩泉为治。
处方:肾俞(灸,双)膀胱俞(灸,双)肺俞(灸,双)关元(补)足三里(补,双)
手法:肾俞、膀胱俞、肺俞:米粒灸,各七壮
关元、足三里:提插补泻,温针
二诊:遗尿已间日而作,面尚少华,精神稍见好转,饮食有增,舌淡苔白,脉沉细,治以补肺肾,健脾胃之法,而达塞流固本之图。
处方:肺俞(灸,双)膀胱俞(灸,双)关元(补)足三里(补,双)三阴交(补,双)
手法:肺俞,膀胱俞:米粒灸,各七壮
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提插补泻,温针
三诊:针灸兼施后已连续五夜未见尿床,面转红润,饮食渐增,精神振作,舌淡,脉细,症已奏效,再以补肾健脾,佐以升阳益气。
处方:百会(灸)大椎(灸)中极(灸)足三里(补,双)三阴交(补,双)
手法:百会、大椎、中极:米粒灸,各七壮
足三里、三阴交:提插补泻,温针
四诊:病者已无梦无遗尿,纳谷香,面色红,脉软,舌苔正常,仍宗上法,以善其后。
处方:心俞(补,双)关元(补)气海(补)足三里(补,双)三阴交(补,双)
手法:提插补泻,温针
按:《直指方》曰:“肾与膀胱俱虚,内气不充,故胞中自滑”。“遇夜而阴虚愈多”,又曰:“水之本在肾,其末在肺,则知天一之水,自上而下,相为贯通也”。故后之论遗溺者,有认为“由肺肾膀胱气虚”而致,本例病者,脾肾不足,脾属土,为肺金之母,木虚无食于子,而致肺子亦虚,金者水之母,肺虚而肾更虚,膀胱与肾为表里,肾虚则膀胱固摄无权,而遗尿之症作矣。陆师灸肾俞、膀胱俞、肺俞、即所以温补肺肾膀胱之气,补关元以益肾元,补足三里以健脾胃,使能资生肺子,一诊而获效,二诊仍宗前法,加补三阴交益足三阴之阳气,以约束下焦,盖足三阴之脉皆上行少腹而交会于任脉,而任脉起于肾下胞中,二诊而症大效。三诊改灸百会以醒神升阳,灸大椎益诸阳之气,中极是膀胱之募,灸此以固州都。针后诸恙若失,四诊而获痊愈。

17.陆瘦燕针灸医案·脾肾阳虚遗尿篇

蒋某某 男 15岁 南汇县中心医院门诊号66240
遗尿十余年,平时夜间熟睡不醒,唤之亦神识昏糊朦胧,每夜遗尿,从不间断,面色萎黄,脉舌如常。迭经治疗,未能获效,试拟醒脑益肾治之。
处方:百会(泻)四神聪(泻)关元(补)三阴交(补,双)
手法:捻转补泻,温针
连续治疗七天,晚间唤之即醒,能起床小便。
按:《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益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巢氏病源》说:“遗尿者,此由膀胱虚冷,不能制约于水故也”。说明遗尿与肾、膀胱有关,本例患者十余年来,每夜遗尿,面色萎黄,此脾肾阳虚,不能温制其水,夜间熟睡不醒,唤之亦神识昏糊朦胧,此元神昏昧,不能御使诸神,故陆师泻百会,四神聪以醒神,因百会系督脉足太阳之会,督脉入属于脑,足太阳之脉从巅入络脑,泻之可以清醒元神。四神聪者,乃经外奇穴,为元神之聪,顾名思义,也有醒脑之功,清代袁崇毅曾说:“脑为髓海,肾液依命门相火以化髓,循脊上行,居于至高为髓海,故补肾益元,可以填充髓海,陆师补关元以益元真之气,补三阴交乃补三阴而益肾液,七诊而十载之疾得治。

18.陆瘦燕针灸医案·邪盛正虚胃痛篇

程某某 男 40岁 南汇县书院公社洋溢大队第六生产队社员,巡回医疗门诊
患者于1942年得胃病,经常疼痛。1960年病情日趋严重,不能吃干饭,只能吃稀薄的麦粉粥,每月胃痛剧烈发作至少1-2次,剧痛时不能吃东西。六年来,病倒在床不能参加劳动。患者面容黑瘦,胃脘剧痛拒按,诊脉微细,舌苔白腻。病势缠绵日久,姑与温补脾胃,和中消导。
处方:内关(泻,双)上脘(补)中脘(补)公孙(补,双)足三里(泻,双)
手法:捻转补泻,上脘、中脘加用温针。
症属久病伤中,胃气虚惫,运化不健,得食难消,故斯疾发作无常,治拟攻补兼施,始克有功。连续治疗三次,胃痛止,能吃干饭,可参加田里劳动。
按:本例患者六年来卧病在床,胃脘剧痛拒按,舌苔白腻,证属邪实;面容黧黑消瘦,脉象微细,证属虚象。陆老灵活地运用辨证施治,攻补兼施,补公孙脾络以佐健运,泻足三里胃合兼内关以去胃滞,上脘、中脘加用温针以增强其温通经气之功,仅治疗三次即见成效。如果只看到病程长久,虚象已起而单用温补,或单用泻法以祛其邪而不顾其正气已虚,都难以收效。

19.陆瘦燕针灸医案·中脏虚寒胃痛篇

谢谢某某 男 44岁
昨日突发胃痛,经内科治疗,痛势未减,抬来急诊。诊脉两手俱伏,舌淡嫩,面色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呕吐清水,头目眩晕。按脉论证,属中宫虚寒,阳气不运,治拟温中散寒,宽中理气。
处方及手法:内关(双)针芒行气,结合努法,足三里(双),烧山火法。
内关二穴同时捻转,得气后针芒向上斜插,右手持针重重斜插一寸,按针不动,静以待气,患者即觉有气直窜胸脘,脘痛立止,胀闷亦解,按其脉息稍起。复刺足三里,起针10分钟后,由其爱人伴同回家。翌日随访,已愈。
按:本例胃痛,证见四肢逆冷,面色恍白,头目眩晕,脉伏、舌淡,系中阳不足,故治之用行气法,刺内关行气宽胸以运化中气。补足三里施烧山火法,以扶胃阳。胃气得舒,中阳得畅,诸症皆除。

20.陆瘦燕针灸医案·寒食交阻胃痛篇

沈某某 男 38岁 黄路卫生院号80
寒食交阻,中焦运化失司,胃脘疼痛拒按,痛引腰背,经某某医师诊治,一昼夜病势不减,前来急诊。患者面容紧张,频频呃逆,呻吟不已。切脉沉细,舌苔垢腻,治以宽中和胃,佐以消导。
处方:内关(双)
手法:针芒行气法,结合努法,留针5分钟
取患者左手内关穴,针芒向肩臂斜刺,运用捻转手法,得气后,用力向上斜刺一寸许,如是五次,患者觉针感传导至腋下,胃脘疼痛稍缓,但呃逆未止。继针右手内关,手法同上。患者自诉疼痛消失,而且呃逆亦平。次日随访,已去厂工作。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陆瘦燕针灸医案(三) 老茶馆 陆瘦燕针灸医案(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