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汗牛塞屋同学的回复

2011-04-03 16:49 楼主
我想,为了理清思路,我们还是应该把你所提出的疑问改为“临床中我们应该重视补阴还是补阳?”

首先,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从中医基本理论找答案。

对于阴和阳,不应该把它们看做是﹢和-即正数和负数这样一类对称的等量齐观的概念,因为阴和阳就其生理病理意义的重要性上说并不是对称的概念,虽然它们确实是对立的概念。

什么是阳?凡是向上的,温热的,运动的,都是阳。什么是阴?凡是向下的,寒冷的,静止的,都是阴。这样看来,阳和阴可以理解为一个东西的两个不同状态,安静不动叫做阴,动起来就是阳,阳是生命的标志,阴却不具备这个意义。医学家们研究生命,如果这个宇宙里面没有了阳,也就没有了生命,但是那时候阴还是照样存在,——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或者说,没有了生命也就没有了天地之间的活力,也就没有了医学,而这个物质世界却还照旧存在,因此显然二者不可等量齐观,不可同日而语,它们其实只是一个事物的两种状态而已。如果一定要问“究竟是阳重要还是阴重要?”正确的回答应该是:动起来最重要,不动就是死物,死物就不是我们的研究对象了。

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注意到,在伤寒论这样的中医经典著作中,凡是热邪所导致的后果,首先损伤的是阳气而不是阴津,其救治方法,首先是温阳扶阳,让阳气生发阴津自生,而不是厚味填充阴血,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下面是我的《伤寒论讲稿》讲解第112条的一段摘录:

“这里有必要讨论一下《伤寒论》的崇阳观点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中医传统的崇阳观点来源于《素问》、《灵枢》这样的经典著作,而不是后世的一家之言,这是一个基本事实,不容否认。其后的《神农本草经》、《难经》、《脉经》莫不如此。为什么呢?前人对于阴阳的关系讲得很多,这里引用慎斋遗书几段论述:

“凡病不起于先天,即起于后天,是先天后天,皆为人身万化之本矣。然其真本,又惟在元阳一气。经云:苍天之气清净,清净之气者,阴阳五行先天后天之化原也。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本是一气,一而分之,则为二耳。但有质而凝静者为阴,无质而营运者为阳,无阳则阴无所卫,无阴则阳无所附,阴阳之相需,如天地相交,不得相失也。但其间有轻重之别,盖阳能生阴,阴不能生阳。《易》曰:吉凶悔吝生乎动,阳则动而不静者也。凡阴之病,皆阳动失其和而致之也。故扶阳为治病要诀,然知扶阳而不知顾阴,天生而地不成,亦非治病之全法也”。

“治伤寒,其要只在扶阳。病之所在,皆阳之所不至也,不知扶阳之义,无论汗、吐、下不能如法,即治法无差,而他病复起,亦恐不能全安也。扶阳者,冬阳在内,引而外之,夏阳在外,引而内之;春阳初发,引而发之;秋阳欲入,引而入之。阳之所至,阴寒自息。如物受阴寒之气而伤萎,一遇太阳则复其原矣,此为治伤寒之要法,不惟寒证为然,而风淫、暑热亦多类此,不过阴盛扶阳,阳盛扶阴。扶阳者,扶原阳也;扶阴者,扶真阴也。真阴所以配真阳,真阳亦人之原阳也。后之论阴阳者,以火为阳,而不知真阳非火;以水为阴,而不知真阴非水。盖一言水火,即系后天有形,必有过不及之弊,乃是先天一阳真气耳。纯得之则为仙,纯失之则为鬼,一有不到即为病。故治病必求其本。本者,元阳也。经云:苍天之气清静,苍者无他杂色也,纯乎阳者也;其余则为青、黄、赤、白、黑,分属五行而为后天矣。至于苍天之气,则为纯阳之本,扶之可以有生无死,此伤寒所以必顾真阳也”。

这里最关键的是“阳能生阴,阴不能生阳”,阳主动,主化气,这就决定了阴阳不同的性质,其理显而易见,所以最后的结论就是:

“人身以阳气为主,用药以扶阳为先”。

从阳气主动主生发的观点来看,从一切治疗的根本目的无非是使阳气得以流行生发,即使是应用补养阴液的药物,其目的也是如此,因此,这个结论当然是无可非议的。

自从温病学派产生以来,有鉴于温热病邪耗散阴津的临床事实,有一些温病学家过分地强调了阴津的在病理方面的重要性而忽视了阳气在生理方面的根本意义。尤其是到了温病学派的末流,又产生了喜好补阴畏惧温热药物的趋势。在上一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受到了近代科学的影响,近代以改革中医为使命的中医人士,在编著新中医教材时候,对于中医传统的阴阳理论作出了不尽准确的含混的解释,以至于造成了今天中医基本理论的混乱局面,这是我们今天学习中医理论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

上面说的是在理论上崇阳是中医的本来传统,下面再说一下在临床实践中用药如何体现这一个原则。

在传统中医五行理论中,一年四季中土各占最后一个月,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就说明了土在其余四行中都占有位置,说明了其余四行都是依赖于土得以生长。《素问·五脏别论》说:“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灵枢·五味第五十六》:“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藏六府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都是这个意思。这样看来,以脾胃为中心的五脏理论是中医的固有传统观念,因此重视脾胃的运化功能是自然的事情,一切补益都必须是在脾胃功能不受妨碍的前提下进行,任何不顾及这个前提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补阴不妨害脾胃功能,这是我们在在临床实践中必须注意的原则,否则就是临床实践水平不高的表现。

至于尺脉弱是不是肾虚,恐怕问题不是这么简单。伤寒论有寸部无脉是胸中实的说法,又有第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这是阳气上行,导致了下面尺下部无脉。还有一种尺部特长的情况,多半是阴虚阳气陷于下面。总之,肾虚尤其是阴虚的治疗必须兼顾脾胃,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脾胃也弱,那就要采取补土生金或者补金生水等方法。如果是肾气不足而纳差便溏,那就要通过小量药物温补脾胃才能温煦生发肾气,金匮肾气丸之类决不可用。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4-03 18:07 2楼
盖阳能生阴,阴不能生阳。
-这与内经理论不合吧。
也与现实不合。
或许是想当然的理论。
什么是阴阳?似乎也是千奇百怪的答案。
2011-04-03 20:07 3楼
中医之本,本于阴阳,也正是阴阳二字引发了历代不休的争议。

扶阳、护阴,各有道理,是针对整个人群来说的(病有万变)。临证却要‘守一勿失’,否则就会背道而驰,遗患无穷。是针对单一病人来说的(证有一定)。
2011-04-03 22:45 4楼
阴阳互根,讲究的是动态平衡。医疗手段的目的就是纠偏。
2011-04-06 23:45 5楼


火能生水,水不能生火。气能生血,血不能生气。
2011-04-07 20:18 6楼


请教--火是如何生出水来的?气是如何生出血来的?什么是气?
内经中“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是何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何不直接改为“四季皆养阳”?
既然火能生水,那就用不着中药了,病了,就去烤火,去蒸个桑拿,不就好了?何必还要吃姜附?况且姜附之辛味,属于五味之一,“形不足者补之以味”,这姜附还是没有逃出有“阴”的属性,是吧?
“诸肿疮疡皆属于火”,这类病症也要温阳吗?
天下诸疾,怎一个“火”字了得?

2011-04-12 23:37 7楼
个人浅见,请多多砸砖:
1.道法自然---万物生长靠太阳,月亮的光是反射的太阳光。
2.以阳为尚,并非贱阴。动态平衡的原始动力一定是有一方更加强势,促进了另一方的跟进。
3.易学史里面,有研究指出,阴阳鱼中,阳占五分之三。
2011-05-05 17:04 8楼
回复 6# sunnymann


第246条: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俘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也请教一下:这是伤寒论阳明篇里的一则条文,说得出为什么“胃气生热”,不是阴虚,反而是“其阳则绝”吗?
2011-05-13 07:36 9楼
回复 8# 孙曼之


浮则阳气浮,芤则津液伤
浮芤并见,胃生虚热,阴津不足则阳无所寄,阳气耗散的更厉害..

不知道这么理解是否对呢?
2011-05-20 21:15 10楼
回复楼上:
这一段条文上面还有一条:

第245条: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鞕也。

按:这两条的意思都是一样的,都是阳盛以及所导致的汗出首先是损耗阳气,其次才是损耗阴液,这是什么道理?下面是我在讲解这一段条文时的解释,仅供参考:

脉阳微,也就是寸脉微,是邪去正虚,所以就会汗少,这种情况其实是阴阳和调的正常现象。这时如果汗出过多,那就属于邪盛正虚,所以叫做太过。
上面说阳脉微是自和,下面说阳脉实是阳盛,是脉实而汗出过多。这种阳盛汗出太过的情况,也可以导致阳气微弱,同时津液亏耗,造成大便干燥。
值得注意的是,汗出过多导致的结果,首先是“阳绝于内”,其次才是“亡津液,大便因硬”,这是因为,阳气具有升发的特点,所以说阳在外,主动主化气;阴津具有静守深藏的特点,所以说阴在内,主静主守藏。因此。汗出过多,热气蒸腾,当然首先导致在外在上的阳气耗散甚至消亡,然后才会导致在内在下的阴津的损伤,这个道理显然可见。
2011-05-24 20:21 11楼
现在了解社会上流行的疾病很方便-看广告就可以了。广告多药,必是时代普遍的病。
现代比较普遍的病,似乎有痔疮,高血压,糖尿病,阳萎,不孕等等。
请楼主谈谈,这些疾病是否都是阳气不足了。
是否都去吃点姜附就可以了?
⬅ 请教中医,针灸后能不能刮痧?刮痧后能不能针灸? 老茶馆 伤寒论方对于鼻塞的治疗浅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