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281味药材
🌿苎麻花 ➡ (苎花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花。
  • 清心除烦;凉血透疹。主心烦失眠;口舌生疮;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
🌿爬墙果 ➡ (木馒头的别名)
  • 为桑科植物薜荔的干燥花序托。秋季采取将熟的花序托,剪去炳,晒干。
  • 通乳,利湿,活血,消肿。治乳汁不下,遗精,淋浊,乳糜尿,久痢,痔血,肠风下血,痈肿,疔疮。①《本草拾遗》:"破血。"②《本草图经》:"能壮阳道。"③《纲目》:"固精,消肿,散毒,止血,下乳。治久痢肠痔,心痛阴颓。"④《生草药性备要》:"通经行血。煲食下乳,消肿毒;洗疳、疔、痔,理跌打。"⑤《本经逢瓯》:"治一切风癣恶疮,为利水活血通乳要药。"⑥《得配本草》;"活血生用,止血煅用。"
🌿镲钹花 ➡ (蜀葵花的别名)
  • 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花朵。夏、秋采收,晒干。
  • 和血润燥,通利二便。治痢疾,吐血,血崩,带下,二便不通,疟疾,小儿风疹。①《别录》:"主理心气不足。"②《千金·食治》:"定心气。"③《本草拾遗》:"治小儿风疹。花有五色,白者疗痢疾,去邪气,阴干末食之。"④《尔雅翼》:"敷疮肿。"⑤《珍珠囊》:"治带下。赤治赤(带),白治白(带)。"⑥《纲目》:"治带下,目中溜火,和血润燥,通窍,利大、小肠。"⑦《分类草药性》:"治红崩,吐血。红、白、淡三种,白治带症。"⑧《重庆草药》:"和血,润肠,除邪热。治倒经,热毒燥结。"
  • 大肠经 肺经 膀胱经
🌿海麻 ➡ (黄槿的别名)
  • 锦葵科黄槿Hibiscus tiliaceus L.,以叶、树皮、花入药。
  •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治木薯中毒。外用治疮疖肿毒。
  • 肺经
🌿姜子叶 ➡ (黄荆叶的别名)
  • 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叶片。夏初未开花时采集净叶,堆叠踏实,使其发汗,倒出晒至半干,再堆叠踏实,待绿色变黑润,再晒至足干。
  • 解表清热,利湿解毒。治感冒,中暑,吐泻,痢疾,疟疾,黄疸,风湿,跌打肿痛,疮痈疥癣。①《救生苦海》:"治九窍出血,捣汁,酒和,服二合。"②《本草求原》:"洗癣疥恶毒。"③《岭南采药录》:"治小儿五疳。煎汤浴身,散热,消疮肿痛。和米炒淬水饮之,止吐泻。"④《广州植物志》:"治久痢,霍乱转筋,脚气肿满。"⑤《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痢疾,血淋;利水,治浮肿,黄疽。"⑥《南宁市药物志》:"捣烂酒炒外敷,治跌打,风湿。"⑦《农村常用草药手册》:"解表发汗,消暑止渴。"
  • 肺经 肝经 小肠经
🌿鬼球 ➡ (木馒头的别名)
  • 为桑科植物薜荔的干燥花序托。秋季采取将熟的花序托,剪去炳,晒干。
  • 通乳,利湿,活血,消肿。治乳汁不下,遗精,淋浊,乳糜尿,久痢,痔血,肠风下血,痈肿,疔疮。①《本草拾遗》:"破血。"②《本草图经》:"能壮阳道。"③《纲目》:"固精,消肿,散毒,止血,下乳。治久痢肠痔,心痛阴颓。"④《生草药性备要》:"通经行血。煲食下乳,消肿毒;洗疳、疔、痔,理跌打。"⑤《本经逢瓯》:"治一切风癣恶疮,为利水活血通乳要药。"⑥《得配本草》;"活血生用,止血煅用。"
🌿金盏草
  • 为菊科植物小金盏花的全草及花。夏季采收。
  • ①《现代实用中药》:"利尿,发汗,兴奋,缓下,通经。又治肠痔下血不止。"②《广西药植名录》:"降血压。"
  • 全草
🌿大红牡丹花 ➡ (扶桑花的别名)
  • 为锦葵科植物朱槿的花朵。
  • 清肺,化痰,凉血,解毒。治痰火咳嗽,鼻衄,痢疾,赤白浊,痈肿,毒疮。①《广东新语》:"润容补血。"②《本草求原》:"有红白二种,白者治白痢白浊,红者治红痢赤浊,饭上多蒸多晒,浸酒。"③《岭南采药录》:"清肺热,去痰火,理咳嗽。"④《陆川本草》:"凉血解毒。治血热、衄血、血瘙、毒疮。"⑤《南宁市药物志》:"煲猪肺治咳血。"
  • 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洋蓍草
  • 为菊科植物千叶蓍的全草。6~8月采收。割下带有花序的全草,阴干。
  • 清热解毒,和血调经。治痈疖肿毒,跌打损伤,痔疮出血,月经不调。①《植物学大辞典》:"用于肺结核。"②李承祜《药用植物学》:"发汗,驱风。"③《中国药植图鉴》:"芳香性发汗药,强壮药,收敛药。治痔疾流血,月经困难。"④《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痛,调经。治蛇犬咬伤,疮疖痈肿,跌打损伤,月经不调,阴虚骨蒸。"
  • 全草
🌿穿鱼柳 ➡ (水团花的别名)
  • 为茜草科植物水团花的枝叶或花果。随时可采,鲜用或晒干用。
  • 清热利湿,消瘀定痛,止血生肌。治痢疾,肠炎,湿热浮肿,痈肿疮毒,湿疹,烂脚,溃疡不敛,创伤出血。①《李氏草秘》:"治金刃伤,年久烂脚疮,捣皮、叶,罨上。"②《福建民间草药》:"叶或花:拔毒止血,为金疮药。"③《陆川本草》:"枝、叶:消炎解毒去腐。治皮肤疡毒,疮痈破溃。"④《南宁市药物志》:"收敛,杀虫。治湿疹,疥疮,痧虫脚。"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痢疾,急性肠胃炎(用花果);跌打损伤,骨折(用叶)。"
  • 脾经 大肠经 肝经 茎木
🌿文头榔 ➡ (木馒头的别名)
  • 为桑科植物薜荔的干燥花序托。秋季采取将熟的花序托,剪去炳,晒干。
  • 通乳,利湿,活血,消肿。治乳汁不下,遗精,淋浊,乳糜尿,久痢,痔血,肠风下血,痈肿,疔疮。①《本草拾遗》:"破血。"②《本草图经》:"能壮阳道。"③《纲目》:"固精,消肿,散毒,止血,下乳。治久痢肠痔,心痛阴颓。"④《生草药性备要》:"通经行血。煲食下乳,消肿毒;洗疳、疔、痔,理跌打。"⑤《本经逢瓯》:"治一切风癣恶疮,为利水活血通乳要药。"⑥《得配本草》;"活血生用,止血煅用。"
🌿蜀其花 ➡ (蜀葵花的别名)
  • 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花朵。夏、秋采收,晒干。
  • 和血润燥,通利二便。治痢疾,吐血,血崩,带下,二便不通,疟疾,小儿风疹。①《别录》:"主理心气不足。"②《千金·食治》:"定心气。"③《本草拾遗》:"治小儿风疹。花有五色,白者疗痢疾,去邪气,阴干末食之。"④《尔雅翼》:"敷疮肿。"⑤《珍珠囊》:"治带下。赤治赤(带),白治白(带)。"⑥《纲目》:"治带下,目中溜火,和血润燥,通窍,利大、小肠。"⑦《分类草药性》:"治红崩,吐血。红、白、淡三种,白治带症。"⑧《重庆草药》:"和血,润肠,除邪热。治倒经,热毒燥结。"
  • 大肠经 肺经 膀胱经
🌿毛女儿菜 ➡ (天青地白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日本鼠曲草的全草。花后采收,晒干。
  • 解表,清热,明目,利尿。治感冒,咳嗽,头痛,喉痛,目赤翳障,小便热闭,淋浊,白带,痈肿,疔疮。①《分类草药性》:"治咽喉火痛,白浊,崩带。和肝食能明目。"②《福建民间草药》:"明目益肝,利尿解热。"③《广西中药志》:"治一切眼科内外障,金疮伤口。"④《四川中药志》:"治咳嗽痰多,风寒骨节疼痛。"⑤《湖南药物志》:"治百日咳,白带。"⑥《闽东本草》:"祛风解表,化痰止咳。治伤风感冒,头痛目赤,咳嗽。"
  • 脾经 肺经 肝经 小肠经 全草
🌿肝炎草 ➡ (青叶胆的别名)
  •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青叶胆Swertia mileensis T. N. He et W. L. Shi,的干燥全草。秋季花果期采收,除去泥沙,晒干。
  • 清肝利胆,清热利湿。用于黄疸尿赤,热淋涩痛。
  •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全草
🌿甜瓜花
  • 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花,6~7月,开花时采取。
  • ①《别录》:"主心痛咳逆。"②《滇南本草》:"敷疮散毒。"
🌿木果蒲 ➡ (木馒头的别名)
  • 为桑科植物薜荔的干燥花序托。秋季采取将熟的花序托,剪去炳,晒干。
  • 通乳,利湿,活血,消肿。治乳汁不下,遗精,淋浊,乳糜尿,久痢,痔血,肠风下血,痈肿,疔疮。①《本草拾遗》:"破血。"②《本草图经》:"能壮阳道。"③《纲目》:"固精,消肿,散毒,止血,下乳。治久痢肠痔,心痛阴颓。"④《生草药性备要》:"通经行血。煲食下乳,消肿毒;洗疳、疔、痔,理跌打。"⑤《本经逢瓯》:"治一切风癣恶疮,为利水活血通乳要药。"⑥《得配本草》;"活血生用,止血煅用。"
🌿茭粑 ➡ (茭白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菰的花茎经茭白黑粉的刺激而形成的纺锤形肥大的菌瘿。
  • 解热毒,除烦渴,利二便。治烦热,消渴,黄疸,痢疾,目赤,风疮。①孟诜:"利五脏邪气,酒皱面亦,白癞,疬疡,目赤,热毒风气,卒心痛,可盐、醋煮食之。"②《本草拾遗》:"去烦热,止渴,除目黄,利大小便,止热痢,解酒毒。"
  • 脾经 肝经 茎木
🌿茭笋 ➡ (茭白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菰的花茎经茭白黑粉的刺激而形成的纺锤形肥大的菌瘿。
  • 解热毒,除烦渴,利二便。治烦热,消渴,黄疸,痢疾,目赤,风疮。①孟诜:"利五脏邪气,酒皱面亦,白癞,疬疡,目赤,热毒风气,卒心痛,可盐、醋煮食之。"②《本草拾遗》:"去烦热,止渴,除目黄,利大小便,止热痢,解酒毒。"
  • 脾经 肝经 茎木
🌿玉泡花 ➡ (玉簪的别名)
  • 百合科玉簪属植物玉簪Hosta plantaginea Aschers.,以全草、根和花入药。全草四季可采,多鲜用。花多在夏季含苞待放时采,阴干。根秋后采挖,鲜用或晒干。
  • 根、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根:外用治乳腺炎,中耳炎,颈淋巴结结核,疮疡肿毒,烧烫伤。叶:外用治下肢溃疡。花:清咽,利尿,通经。用于咽喉肿痛,小便不利,痛经;外用治烧伤。
  • 根茎 全草
🌿鹤虱风
  • 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的全草。6~8月开花时采收,晒干。
  • ①《分类草药性》:"杀虫,解烟毒,消肿,消气,化痰。"②《四川中药志》:"治妇女干病及痒疹。"
  • 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