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281味药材
🌿球花水杨梅 ➡ (水团花的别名)
  • 为茜草科植物水团花的枝叶或花果。随时可采,鲜用或晒干用。
  • 清热利湿,消瘀定痛,止血生肌。治痢疾,肠炎,湿热浮肿,痈肿疮毒,湿疹,烂脚,溃疡不敛,创伤出血。①《李氏草秘》:"治金刃伤,年久烂脚疮,捣皮、叶,罨上。"②《福建民间草药》:"叶或花:拔毒止血,为金疮药。"③《陆川本草》:"枝、叶:消炎解毒去腐。治皮肤疡毒,疮痈破溃。"④《南宁市药物志》:"收敛,杀虫。治湿疹,疥疮,痧虫脚。"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痢疾,急性肠胃炎(用花果);跌打损伤,骨折(用叶)。"
  • 脾经 大肠经 肝经 茎木
🌿芦蓬茸 ➡ (芦花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花。秋后采取。
  • 止血解毒。治彝衄,血崩,上吐下泻。①《唐本草》:"水煮浓汁服,主霍乱。"②《本草图经》:"煮浓汁服,主鱼蟹中毒。"③《纲目》:"烧灰吹鼻,止衄血,亦入崩中药。"
🌿茅蜜 ➡ (白茅针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初生未放花序。
  • 止血。治衄血,尿血,大便下血。①《本经》:"主下水。"②《药性论》:"能破血,治消渴。"③《本草拾通》:"主恶疮肿,未溃者,煮服之。生挼敷金疮止血。煮服之主鼻衄及暴下血。"④《日华子本草》:"通小肠,痈毒软疖不作头,浓煎和酒服。"⑤《本草图经》:"按以敷金疮,塞鼻洪,止暴下血及溺血。"
🌿土红花 ➡ (扶桑花的别名)
  • 为锦葵科植物朱槿的花朵。
  • 清肺,化痰,凉血,解毒。治痰火咳嗽,鼻衄,痢疾,赤白浊,痈肿,毒疮。①《广东新语》:"润容补血。"②《本草求原》:"有红白二种,白者治白痢白浊,红者治红痢赤浊,饭上多蒸多晒,浸酒。"③《岭南采药录》:"清肺热,去痰火,理咳嗽。"④《陆川本草》:"凉血解毒。治血热、衄血、血瘙、毒疮。"⑤《南宁市药物志》:"煲猪肺治咳血。"
  • 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叶下白 ➡ (天青地白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日本鼠曲草的全草。花后采收,晒干。
  • 解表,清热,明目,利尿。治感冒,咳嗽,头痛,喉痛,目赤翳障,小便热闭,淋浊,白带,痈肿,疔疮。①《分类草药性》:"治咽喉火痛,白浊,崩带。和肝食能明目。"②《福建民间草药》:"明目益肝,利尿解热。"③《广西中药志》:"治一切眼科内外障,金疮伤口。"④《四川中药志》:"治咳嗽痰多,风寒骨节疼痛。"⑤《湖南药物志》:"治百日咳,白带。"⑥《闽东本草》:"祛风解表,化痰止咳。治伤风感冒,头痛目赤,咳嗽。"
  • 脾经 肺经 肝经 小肠经 全草
🌿天尺花 ➡ (量天尺花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植物量天尺的花。
  • 清热润肺;止咳化痰;解毒消肿。主肺热咳嗽;肺痨;瘰疬;痄腮
  • 肺经
🌿落地金钱 ➡ (锦地罗的别名)
  • 为茅膏菜科植物锦地罗的去花茎的全草。4~5月采收全草,剪去花茎,晒干。
  • 治痢疾,肺热咳嗽,咽喉碎痛,小儿疳积,耳内流脓。①《生草药性备要》:"有红白二种,红治红痢,白治白痢,煲瘦肉食汤;作茶饮治小儿生疳。"②《本草求原》:"解积毒,理疳积。"③《陆川本草》:"消炎,去腐。治小儿胎毒,喉烂,溃疡。"④《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内伤热咳,肺劳咯血,耳内流脓。"
  • 茎木 全草
🌿路头花 ➡ (露兜竻花的别名)
  • 为霹兜树科植物露兜树的花。夏季采收,晒干。
  • ①《陆川本草》:"治疝气,小便不通。"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利水,去湿热,止热泻,治淋浊,对口疮。"
  • 肝经 膀胱经
🌿量天尺花
  • 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植物量天尺的花。
  • 清热润肺;止咳化痰;解毒消肿。主肺热咳嗽;肺痨;瘰疬;痄腮
  • 肺经
🌿韦陀花 ➡ (量天尺花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植物量天尺的花。
  • 清热润肺;止咳化痰;解毒消肿。主肺热咳嗽;肺痨;瘰疬;痄腮
  • 肺经
🌿向日葵花托 ➡ (向日葵花盘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向日葵的花盘。
  • 清热;平肝;止痛;止血。主高血压;头痛;头晕;耳鸣;脘腹痛;痛经;子宫出血;疮疹
  • 肝经
🌿蒙花珠 ➡ (密蒙花的别名)
  • 本品为马钱科植物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的干燥花蕾及其花序。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 清热养肝,明目退翳。用于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眼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 肝经
🌿乌云盖雪 ➡ (天青地白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日本鼠曲草的全草。花后采收,晒干。
  • 解表,清热,明目,利尿。治感冒,咳嗽,头痛,喉痛,目赤翳障,小便热闭,淋浊,白带,痈肿,疔疮。①《分类草药性》:"治咽喉火痛,白浊,崩带。和肝食能明目。"②《福建民间草药》:"明目益肝,利尿解热。"③《广西中药志》:"治一切眼科内外障,金疮伤口。"④《四川中药志》:"治咳嗽痰多,风寒骨节疼痛。"⑤《湖南药物志》:"治百日咳,白带。"⑥《闽东本草》:"祛风解表,化痰止咳。治伤风感冒,头痛目赤,咳嗽。"
  • 脾经 肺经 肝经 小肠经 全草
🌿清明草 ➡ (天青地白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日本鼠曲草的全草。花后采收,晒干。
  • 解表,清热,明目,利尿。治感冒,咳嗽,头痛,喉痛,目赤翳障,小便热闭,淋浊,白带,痈肿,疔疮。①《分类草药性》:"治咽喉火痛,白浊,崩带。和肝食能明目。"②《福建民间草药》:"明目益肝,利尿解热。"③《广西中药志》:"治一切眼科内外障,金疮伤口。"④《四川中药志》:"治咳嗽痰多,风寒骨节疼痛。"⑤《湖南药物志》:"治百日咳,白带。"⑥《闽东本草》:"祛风解表,化痰止咳。治伤风感冒,头痛目赤,咳嗽。"
  • 脾经 肺经 肝经 小肠经 全草
🌿小叶金老梅
  • 蔷薇科小叶金老梅Dasiphora parvifolia (Fisch.)Juz.,以花、叶入药。
  • 利尿消肿。主治寒湿脚气,痒疹。外用治乳腺炎。
  • 肾经 膀胱经
🌿夜落金钱 ➡ (锦地罗的别名)
  • 为茅膏菜科植物锦地罗的去花茎的全草。4~5月采收全草,剪去花茎,晒干。
  • 治痢疾,肺热咳嗽,咽喉碎痛,小儿疳积,耳内流脓。①《生草药性备要》:"有红白二种,红治红痢,白治白痢,煲瘦肉食汤;作茶饮治小儿生疳。"②《本草求原》:"解积毒,理疳积。"③《陆川本草》:"消炎,去腐。治小儿胎毒,喉烂,溃疡。"④《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内伤热咳,肺劳咯血,耳内流脓。"
  • 茎木 全草
🌿七星剑花 ➡ (剑花的别名)
  • 为仙人掌科植物量天尺的花。夏、秋间采收净花,纵向切开(基部相连),略蒸后,晒干。
  • ①《岭南采药录》:"止气痛,理痰火咳嗽,和猪肉煎汤服之。"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润肺,止咳。治肺结核,支气管炎,颈淋巴结结核,腮腺炎。"
🌿凉粉果 ➡ (木馒头的别名)
  • 为桑科植物薜荔的干燥花序托。秋季采取将熟的花序托,剪去炳,晒干。
  • 通乳,利湿,活血,消肿。治乳汁不下,遗精,淋浊,乳糜尿,久痢,痔血,肠风下血,痈肿,疔疮。①《本草拾遗》:"破血。"②《本草图经》:"能壮阳道。"③《纲目》:"固精,消肿,散毒,止血,下乳。治久痢肠痔,心痛阴颓。"④《生草药性备要》:"通经行血。煲食下乳,消肿毒;洗疳、疔、痔,理跌打。"⑤《本经逢瓯》:"治一切风癣恶疮,为利水活血通乳要药。"⑥《得配本草》;"活血生用,止血煅用。"
🌿刺花 ➡ (蔷薇花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花朵。5~6月花盛开时,择晴天采收,晒干。
  • 清暑,和胃,止血。治暑热吐血,口渴,泻痢,疟疾,刀伤出血。①《医林纂要》:"干之可罨金疮,去瘀生肌。"②《纲目拾遗》:"治疟,妇人郁结吐血。"③《现代实用中药》:"芳香健胃。"④《南宁市药物志》:"治泄泻、下痢。"⑤《上海常用中草药》:"清暑热,顺气和胃,解渴,止血。"
  • 胃经 大肠经
🌿烹泡子 ➡ (木馒头的别名)
  • 为桑科植物薜荔的干燥花序托。秋季采取将熟的花序托,剪去炳,晒干。
  • 通乳,利湿,活血,消肿。治乳汁不下,遗精,淋浊,乳糜尿,久痢,痔血,肠风下血,痈肿,疔疮。①《本草拾遗》:"破血。"②《本草图经》:"能壮阳道。"③《纲目》:"固精,消肿,散毒,止血,下乳。治久痢肠痔,心痛阴颓。"④《生草药性备要》:"通经行血。煲食下乳,消肿毒;洗疳、疔、痔,理跌打。"⑤《本经逢瓯》:"治一切风癣恶疮,为利水活血通乳要药。"⑥《得配本草》;"活血生用,止血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