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274味药材
🌿肉枣 ➡ (山茱萸的别名)
  • 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的干燥成熟果肉。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
  • 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金丝杜仲
  • 卫矛科卫矛属植物云南卫矛Euonymus yunnanensis Franch.,以根皮及茎皮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 祛风湿,散瘀消肿。用于跌打损伤,腰腿痛,风湿疼痛。
  • 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金刚散
  • 为葡萄科植物三裂叶蛇葡萄的根或根皮。秋、冬采,晒干。鲜用全年可采。
  • 祛风活络,消肿解毒,止血生肌。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痈肿疔疮。①《陕西中草药》:"消肿解毒,止血止痛,排脓生肌,祛风湿。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腰腿痛,便血,崩漏,白带。"②治水火烫伤,创伤,呕叶腹泻,慢性溃疡及糜烂性毒气所致的皮肤伤害。(《药学通报》8(2):63,1960)③《云南中医验方》:"止血,止痛,防腐,消炎,拔脓生肌。治骨断破皮,疮疹疼痛,水火烫伤。"④《四川常用中草药》:"治跌打损伤,金创,刀伤,痈疽恶疮肿毒,风毒游丹。"
  • 心经 肝经 根茎
🌿抱冬电 ➡ (薇籽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散薇籽的根、皮或叶。全年可采。
  • 解毒驱虫,接骨,散瘀消肿。治跌打损伤,骨折,蛔虫症,黄疸型肝炎。
  • 大肠经 肝经 胆经 根茎
🌿蛇包谷 ➡ (天南星的别名)
  •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Wall.)Schott.、异叶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或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的干燥块茎。秋、冬二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外皮,干燥。
  •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总管皮 ➡ (麻口皮子药的别名)
  • 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柄果花椒Zanthoxylum podocarpum Hemsl.或狭叶岭南花椒Z. austrosinense Huang var. stenophyllum Huang,以树皮或根皮入药。夏季采集,晒干。
  • 祛风散寒,解毒镇痛。用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牙痛,毒蛇咬伤。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小粘药 ➡ (土桂皮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钝叶桂和大叶桂的树皮。
  • 祛风散寒;温经适血;止痛。主风寒痹痛;腰痛;经闭;痛经;跌打肿痛;胃脘寒痛;腹痛;虚寒泄泻外用治外伤出血;蛇咬伤
  • 胃经 脾经 肝经
🌿棕榈皮
  • 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叶鞘纤维。全年可采,一般多于9~10月间采收其剥下的纤维状鞘片,除去残皮,晒干。
  • 收涩止血。治吐血,衄血,便血,血淋,尿血,下痢,血崩,带下,金疮,疥癣。①《本革拾遗》:"烧作灰,主破血止血。"②《海药本草》:"主金疮疥癣,生肌止血,并宜烧灰使用。"③《日华子本草》:"止鼻洪、吐血,破症,治崩中、带下、肠风、赤白痢。入药烧灰用,不可绝过。"④《本草衍义》:"烧为黑灰,止妇人血露及吐血,仍佐之他药。"
  • 脾经 肝经
🌿益智子 ➡ (益智仁的别名)
  • 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5~6月间果实呈褐色、果皮茸毛减少时采摘,除去果柄,晒干。
  • 温脾,暖肾,固气,涩精。治冷气腹痛,中寒吐泻,多唾,遗精,小便余沥,夜多小便。①《广志》:"含之摄涎秽。"②《本草拾遗》:"止呕哕。""治遗精虚漏,小便余沥,益气安神,补不足,利三焦,调诸气,夜多小便者,取二十四枚碎,入盐同煎服。"③刘完素:"开发郁结,使气宣通。"④《医学启源》:"治脾胃中寒邪,和中益气。治人多唾,当于补中药内兼用之。"⑤王好古:"益脾胃,理元气,补肾虚,滑沥。"⑥《纲目》:"治冷气腹痛,及心气不足,梦泄,赤浊,热伤心系,吐血、血崩。"
  • 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鸡心白附 ➡ (禹白附的别名)
  • 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秋季采挖块茎,除去残茎、须根,撞去或用竹刀削去粗皮,洗净,晒干。
  • 祛风痰,定惊,止痛。治中风失音,心痛血痹,偏正头痛,喉痹肿痛,瘰疬,破伤风。①《中国药植志》:"治淋巴结结核。"②《江西民间草药》:"治毒蛇咬伤。"③《四川中药志》;"镇痉止痛,祛风痰,治面部病,中风失音,心痛血痹,偏正头痛,喉痹肿痛,破伤风。"④江西《中草药学》:"镇痛,解毒,通络。"
  • 胃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千年见 ➡ (千年健的别名)
  • 本品为天南星科平丝芋属植物千年健Homalomena occulta (Lour.)Schott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晒干。
  • 祛风湿,健筋骨,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冷痛,下肢拘挛麻木。
  • 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北鹤虱 ➡ (鹤虱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天名精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热时采摘,晒干,除去皮屑,杂质。
  • 杀虫。治虫积腹痛。①《唐本草》:"主蛔、蛲虫,用之为散,以肥肉臛汁,服方寸匕;亦丸、散中用。"②《日华子本草》:"杀五脏虫,止疟及敷恶疮上。"③《开宝本草》:"心痛,以淡醋和半匕服。"④《本经逢原》:"善调逆气,治一身痰疑气滞,杀虫。"⑤《岭南采药录》:"疗恶疮,解蛇毒,均捣敷。"⑥《现代实用中药》:"治腹痛,为绦虫、蛲虫、蛔虫之驱除剂。"⑦《药材资料汇编》:"治久痢。"
  • 肝经 果实种子
🌿个青皮 ➡ (青皮的别名)
  •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5~6月收集自落的幼果,晒干,习称“个青皮”或“青皮子”;7~8月采收未成熟的果实,在果皮上纵剖成四瓣至基部,除尽瓤瓣,晒干,习称“四花青皮”。
  •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胸胁胀痛,疝气,乳核,乳痈,食积腹痛。
  • 胃经 肝经 胆经 果实种子
🌿一包针 ➡ (千年健的别名)
  • 本品为天南星科平丝芋属植物千年健Homalomena occulta (Lour.)Schott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晒干。
  • 祛风湿,健筋骨,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冷痛,下肢拘挛麻木。
  • 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山肉桂 ➡ (桂皮的别名)
  • 为樟科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或川桂等的树皮。冬季采取树皮,阴干。
  • 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治腹冷胸满,呕吐噎膈,风湿痹痛,跌损瘀滞,血痢肠风。①《本草拾遗》:"治腹内诸冷,血气胀痛。"②《海药本草》:"补暖腰脚,破产后恶血,治血痢肠风,功力与桂心同。"③《四川中药志》:"益肝肾,通经脉,散风寒,除湿痹,暖腰膝,止呕吐。治筋骨疼痛,寒泄腹痛,霍乱呕吐,噎膈胸满,膀胱寒疝,腰膝现冷,风湿痹痛及跌损瘀滞等症。"
  • 心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内红消 ➡ (红木香的别名)
  • 为木兰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的根或根皮。立冬前后采挖,去净残茎、细根及泥土,晒干。或剥取根皮晒干。
  • 行气,活血,止痛。治气滞腹胀痛,胃痛,筋骨疼痛,月经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①汪连仕《采药书》:"入膏用,行血散气。"②《纲目拾遗》:"治风气痛,伤力,跌扑损伤,胃气疼痛,食积,痧胀等症,俱酒煎服。"③《江西民间草药验方》:"行血,理气,消胀,止痛,驱蛔虫。"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祛风,散瘀止痛。治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肠炎,风湿筋骨痛,跌打瘀积肿痛。"⑤《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心胃气痛,月经痛。"
  • 胃经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独鹿角姜 ➡ (金铁锁的别名)
  • 石竹科金铁锁属植物金铁锁Psammosilene tunicoides W. C. Wu et C. Y. Wu,以根入药。秋冬挖根,刮去外皮,晒干备用。
  • 祛风活血,散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胃痛;外用治创伤出血。
  • 肝经 根茎
🌿实枣儿 ➡ (山茱萸的别名)
  • 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的干燥成熟果肉。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
  • 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洋玉兰 ➡ (广玉兰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荷花的花和树皮。
  • 祛风散寒;行气止痛。主外感风寒;头痛鼻塞;脘腹胀痛;呕吐腹泻;高血压;偏头痛
  • 胃经 肺经 肝经
🌿鬼虱 ➡ (鹤虱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天名精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热时采摘,晒干,除去皮屑,杂质。
  • 杀虫。治虫积腹痛。①《唐本草》:"主蛔、蛲虫,用之为散,以肥肉臛汁,服方寸匕;亦丸、散中用。"②《日华子本草》:"杀五脏虫,止疟及敷恶疮上。"③《开宝本草》:"心痛,以淡醋和半匕服。"④《本经逢原》:"善调逆气,治一身痰疑气滞,杀虫。"⑤《岭南采药录》:"疗恶疮,解蛇毒,均捣敷。"⑥《现代实用中药》:"治腹痛,为绦虫、蛲虫、蛔虫之驱除剂。"⑦《药材资料汇编》:"治久痢。"
  • 肝经 果实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