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66味药材
🌿川朴 ➡ (厚朴的别名)
  •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 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4~6月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 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腾冲厚朴 ➡ (云朴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本兰科植物滇缅厚朴的干皮、根皮及枝皮。
  • 温中化湿;行气消积。主胸腹胀满疼痛;食积气滞;呕吐;腹泻;痰多咳嗽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阿黎树 ➡ (火秧竻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金刚纂的茎。全年可采。
  • 消肿,通便,杀虫.治臌胀,急性胃肠炎,肿毒,疥癞。①《生草药性备要》:"治无名肿毒,大疮,(火秧竻)割开两边,用火焙热贴之。"②《本草求原》:"其汁胶治大小便闭,调白蜜服。二便通,即食精肉汤以解其毒。"③《岭南采药录》:"杀虫,蚀腐肉,凡患牛程蹇捣敷之。"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去湿热,消肿拔毒。治急性胃肠炎,恶疮痈肿,疥癣,皮肤病。"
  • 心经 大肠经 茎木
🌿云朴
  • 药材基源:为本兰科植物滇缅厚朴的干皮、根皮及枝皮。
  • 温中化湿;行气消积。主胸腹胀满疼痛;食积气滞;呕吐;腹泻;痰多咳嗽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火秧竻
  • 为大戟科植物金刚纂的茎。全年可采。
  • 消肿,通便,杀虫.治臌胀,急性胃肠炎,肿毒,疥癞。①《生草药性备要》:"治无名肿毒,大疮,(火秧竻)割开两边,用火焙热贴之。"②《本草求原》:"其汁胶治大小便闭,调白蜜服。二便通,即食精肉汤以解其毒。"③《岭南采药录》:"杀虫,蚀腐肉,凡患牛程蹇捣敷之。"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去湿热,消肿拔毒。治急性胃肠炎,恶疮痈肿,疥癣,皮肤病。"
  • 心经 大肠经 茎木
🌿球果卫矛 ➡ (垂丝卫矛的别名)
  • 为卫矛科植物垂丝卫矛的茎皮或根。全年可采。
  • 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痢疾初起,骨折损伤,关节酸痛,阴囊湿痒。"②安徽《单方草药选编》:"活血行瘀,通经逐水。治跌打损伤瘀滞作痛,妇女感寒经闭腹痛,腹水臌胀。"
  • 心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杨波叶 ➡ (白鱼尾的别名)
  • 为马钱科植物驳骨丹的根及茎叶。根、茎随时可采。叶8~9月采为佳。
  • 祛风,化湿,通络,杀虫。治风寒发热,头身疼痛,关节风湿痛,脾湿腹胀,痢疾,丹毒,跌打损伤,虫积腹痛。①《闽东本草》:"驱风寒,去湿热,止疼痛,健脾胃,杀虫解毒。治风寒发热,头身疼痛,胃腹虫痛,头晕眩呕。"②《福建中草药》:"驱风化湿,行气活络。治痢疾,脾湿腹胀,关节风湿痛,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 心经 大肠经 肾经 根茎 茎木
🌿贡山厚朴 ➡ (云朴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本兰科植物滇缅厚朴的干皮、根皮及枝皮。
  • 温中化湿;行气消积。主胸腹胀满疼痛;食积气滞;呕吐;腹泻;痰多咳嗽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金沸草
  • 本品为菊科植物条叶旋覆花Inula linariifolia Turcz.或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割,晒干。
  • 降气,消痰,行水。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痰壅气逆,胸膈痞满,喘咳痰多;外治疔疮肿毒。
  • 大肠经 肺经 茎木
🌿紫杜鹃
  • 为杜鹃花科植物广东紫花杜鹃的花、叶和嫩枝或根皮。
  • 镇咳,祛痰。治慢性气管炎。①《广西药植名录》:"根皮:清凉解热,散瘀。"②《广西植物名录》:"根皮:止咳祛痰。治慢性气管炎。"
  •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香里藤 ➡ (金狮藤的别名)
  • 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柔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mollis Dunn,以根状茎及根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 清热解毒,收敛镇痛。用于中暑腹痛,胃痛,腹痛下痢,风湿关节痛,毒蛇咬伤,高血压病,皮肤湿疹。
  •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旋复梗 ➡ (金沸草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条叶旋覆花Inula linariifolia Turcz.或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割,晒干。
  • 降气,消痰,行水。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痰壅气逆,胸膈痞满,喘咳痰多;外治疔疮肿毒。
  • 大肠经 肺经 茎木
🌿白鱼尾
  • 为马钱科植物驳骨丹的根及茎叶。根、茎随时可采。叶8~9月采为佳。
  • 祛风,化湿,通络,杀虫。治风寒发热,头身疼痛,关节风湿痛,脾湿腹胀,痢疾,丹毒,跌打损伤,虫积腹痛。①《闽东本草》:"驱风寒,去湿热,止疼痛,健脾胃,杀虫解毒。治风寒发热,头身疼痛,胃腹虫痛,头晕眩呕。"②《福建中草药》:"驱风化湿,行气活络。治痢疾,脾湿腹胀,关节风湿痛,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 心经 大肠经 肾经 根茎 茎木
🌿荞叶七 ➡ (苦荞头的别名)
  • 为蓼科植物苦养麦的根及根茎。8~10月采收。
  • 治胃痛,消化不良,痢疾,劳伤,腰腿痛。①《贵州民间方药集》:"健胃顾气,祛风除痰。治狂犬咬伤;外治恶疮,虫、蚊咬伤。"②《内蒙古中草药》:"除湿止痛,解毒消肿,健胃。治跌打损伤,腰腿疼痛,疮痈肿毒,消化不良。"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根茎 茎木
🌿金佛草 ➡ (金沸草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条叶旋覆花Inula linariifolia Turcz.或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割,晒干。
  • 降气,消痰,行水。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痰壅气逆,胸膈痞满,喘咳痰多;外治疔疮肿毒。
  • 大肠经 肺经 茎木
🌿蚕豆梗 ➡ (蚕豆茎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蚕豆的茎。
  • 止血、止泻。治各种内出血,水泻,烫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止水泻。外用治烫伤。"
  • 脾经 大肠经 茎木
🌿青香藤 ➡ (金狮藤的别名)
  • 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柔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mollis Dunn,以根状茎及根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 清热解毒,收敛镇痛。用于中暑腹痛,胃痛,腹痛下痢,风湿关节痛,毒蛇咬伤,高血压病,皮肤湿疹。
  •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毛柴胡 ➡ (金沸草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条叶旋覆花Inula linariifolia Turcz.或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割,晒干。
  • 降气,消痰,行水。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痰壅气逆,胸膈痞满,喘咳痰多;外治疔疮肿毒。
  • 大肠经 肺经 茎木
🌿黄花草 ➡ (金沸草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条叶旋覆花Inula linariifolia Turcz.或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割,晒干。
  • 降气,消痰,行水。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痰壅气逆,胸膈痞满,喘咳痰多;外治疔疮肿毒。
  • 大肠经 肺经 茎木
🌿薤白头 ➡ (薤白的别名)
  •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ge.或薤Allium chinensis G. Don的干燥鳞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烫透,晒干。
  •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用于胸痹疼痛,痰饮咳喘,泄痢后重。
  •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