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1941味药材
🌿节节草 ➡ (断血流的别名)
  •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荫风轮Clinopodium polycephalum (Vaniot)C.Y.Wu et Hsuan 或风轮菜Clinopodi-um chinensis (Benth.)O. Kuntze 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开花前采收,除去泥沙,晒干。
  • 止血。用于崩漏,尿血,鼻衄,牙龈出血,创伤出血;子宫肌瘤出血。
  • 肝经 茎木
🌿捆仙绳 ➡ (血水草根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血水草Eomecon chionantha Hance的根及根茎。
  •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主风热目赤肿痛;咽喉疼痛;尿路感染;疮疡疖肿;毒蛇咬伤;产后小腹瘀痛;跌打损伤及湿疹;疥癣等
  • 根茎 茎木
🌿藤茶
  • 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大叶蛇葡萄的枝叶。
  • 清热利湿;平肝降压;活血通络。主痢疾;泄泻;小便淋痛;高血压;头昏目胀;跌打损伤
  • 茎木
🌿紫茉莉
  • 紫茉莉科紫茉莉属植物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以根及全草入药。秋后挖根,洗净切片晒干。一般以开白花者供药用。茎、叶多鲜用,随用随采。
  • 清热利湿,活血调经,解毒消肿。根:扁桃体炎,月经不调,白带,子宫颈糜烂,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风湿关节酸痛;根、全草外用治乳腺炎,跌打损伤,痈疖疔疮,湿疹。
  • 根茎 茎木 全草
🌿木贼 ➡ (土木贼的别名)
  • 为木贼科植物笔管草的全草或根。秋季选择身老体大者,割取地上部分,拣除杂草,晒干。
  • 利湿清热,明目。治目赤胀痛,翳膜胬肉,急性黄疸型肝炎,淋病。①《滇南本草》:"散肝家郁结。(治目)暴亦、胀痛,退翳膜,消胬肉攀睛。兼治五淋,玉茎疼痛,亦白便浊。(根治)妇人赤白带下,破血积,通月经。止大肠下血。"②《广西中药志》:"疏表,利湿。治浮肿。"
  • 根茎 茎木 全草
🌿苤蓝
  • 为十字花科植物球茎甘蓝的球状茎。4~7月播种者,夏、秋采;9月播种者,冬、春采。
  • 治小便淋浊,大便下血,肿毒,脑漏。①《滇南本草》:"治脾虚火盛,中膈存痰,腹内冷疼,小便淋浊;又治大麻风疥癞之疾;生食止渴化痰,煎服治大肠下血;烧灰为末,治脑漏;吹鼻治中风不语。皮能止渴淋。"②《纲目拾遗》:"解煤毒。"③《本草求原》:"宽胸,解酒。"④《四川中药志》:"利水消肿,和脾。治热毒风肿;外用涂肿毒。"⑤《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 茎木
🌿贯众 ➡ (毛柄短肠蕨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毛柄短肠蕨的根茎。
  • 清热解毒;祛湿;驱虫。主肠炎;流感;肝炎;疮疖;肠道寄生虫病
  • 大肠经 根茎 茎木
🌿野韭菜 ➡ (莎草的别名)
  • 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茎叶。
  • 行气,开郁,祛风。治胸闷不舒,皮肤风痒,痈肿。①《履巉岩木草》:"治皮肤瘙痒,遍体生风。"②《纲目》:"煎饮散气郁,利胸膈,降痰热。"
  • 肺经 肝经 茎木
🌿野葡萄 ➡ (秋葡萄的别名)
  • 葡萄科秋葡萄Vitis romaneti Roman.,以茎入药。
  • 去翳止血,生肌。主治吐血,眼翳,跌打损伤。
  • 茎木
🌿薜荔
  • 为桑科植物薜荔的茎、叶。4~6月间采取带叶的茎枝,晒干,除去气根。
  • 祛风,利湿,活血,解毒。治凤湿痹痛,泻痢,淋病,跌打损伤,痈肿疮疖。①《本草拾遗》:"主风血,暖腰脚,变白不衰。"②《日华子本草》:"藤汁敷白癜疬疡及风恶疥癣。"③《本草图经》:"叶治背痈,干末服之,下利即效。"④《国药的药理学》:"藤汁为激性药,有壮阳固精之效。又为消炎药,治肿物,肠痔及恶疮痈疽,一切疥癣。"⑤《湖南药物志》:"清热解毒,祛湿利尿。治丝虫病,跌打损伤,腰痛,热痢,水泻,热淋,肚胀气坠。"⑥《广东中药》Ⅱ:"利水去湿,散毒,滑肠通便。治痔疮,天泡疮,酒湿患疮。"⑦《江西草药》:"治血尿,砂淋,梦遗,早泄,咽喉肿痛等症。"⑧《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湿,通经活络,清热消肿,利尿,止血。治风湿痛,手足关节不利。"
  • 根茎 茎木
🌿木瓜树 ➡ (赤杨的别名)
  • 为桦木科植物赤杨的嫩枝叶及树皮。春、秋采收。
  • 清热降火。
  • 茎木
🌿刺儿菜 ➡ (小蓟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刺儿菜属植物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getum (Bunge)Kitam.[Cirsium segetum Bunge]的干燥地上部分(带花全草),根状茎亦可入药。夏季采收带花全草,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 全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根状茎:肝炎。
  • 心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青木香 ➡ (假大薯的别名)
  • 马兜铃科植物卵叶马兜铃的根。冬季挖取根部,除去地上部分和细根,洗净,切成数段,晒干。
  • 清热解毒。治无名肿毒、瘰疬、疔疖、疮疡,蛇、虎咬伤及痢疾。
  • 心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留兰香 ➡ (鱼香草的别名)
  • 为唇形科植物圆叶薄荷的茎叶或嫩枝头。6月采。
  • 散风热,消肿毒。治伤风感冒,胃气痛,鼻衄,目赤,疔疮热疖。①《分类草药性》:"去风,明目,散痰,清气。"②《四川中药志》:"健胃止吐。治胃气痛;外用涂脚生皲裂。"③《贵州药植目录》:"驱风,散热,止血,消肿毒。治乌疔,眼赤,回归热,鼻匿,全身麻木,小儿疮疖,鼻血,伤风感冒。"
  • 茎木
🌿白蝴蝶 ➡ (山甘草的别名)
  • 为茜草科植物毛玉叶金花的茎叶。全年可采。
  • 解表,消暑,利湿,解毒,活血。治感冒,中暑,发热,咳嗽,咽喉肿痛,暑湿泄泻,痢疾,疮疡脓肿,跌打,蛇伤。①《广西中药志》:"煎水洗疮,有去腐生新之效。"②《泉州本草》:"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散恶疮肿毒。"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表。治流感,感冒,中暑,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肾炎水肿,肠炎腹泻,蛇咬伤。"④《广东中草药》:"清热解暑,凉血解毒。治大茶药中毒,皮肤湿疹。"⑤《实用中草药》:"治深部脓肿。"
  • 大肠经 肺经 膀胱经 茎木
🌿节节草 ➡ (土木贼的别名)
  • 为木贼科植物笔管草的全草或根。秋季选择身老体大者,割取地上部分,拣除杂草,晒干。
  • 利湿清热,明目。治目赤胀痛,翳膜胬肉,急性黄疸型肝炎,淋病。①《滇南本草》:"散肝家郁结。(治目)暴亦、胀痛,退翳膜,消胬肉攀睛。兼治五淋,玉茎疼痛,亦白便浊。(根治)妇人赤白带下,破血积,通月经。止大肠下血。"②《广西中药志》:"疏表,利湿。治浮肿。"
  • 根茎 茎木 全草
🌿蕉芋
  • 药材基源:为美人蕉科植物蕉芋的根茎。
  • 清热利湿;解毒。主痢疾;泄泻;黄疸;痈疮肿毒
  • 根茎 茎木
🌿苤蓝 ➡ (擘蓝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球茎甘蓝的球茎、叶片和种子。
  • 健脾利湿;解毒。主脾虚水肿;小便淋浊;大肠下血;湿热疮毒
  • 茎木 果实种子
🌿野葡萄 ➡ (山藤藤秧的别名)
  • 为葡萄科葡萄属植物黑水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以根、藤、果实入药。秋季采根及果实,夏季采藤,晒干。
  • 根、藤:祛风止痛。用于外伤痛,风湿骨痛,胃痛,腹痛,神经性头痛,术后疼痛。果:清热利尿。用于烦热口渴,尿路感染,小便不利。
  • 胃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香茶菜
  • 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香茶菜Rabdosia amethystoides (Benth.)Hara,以全草或根入药。秋季开花时割取地上部分或秋后挖根,鲜用或晒干。
  •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毒蛇咬伤,跌打肿痛,筋骨酸痛,疮疡。
  • 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全草